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2

诗词知识(十七):唐朝诗歌之初唐诗歌—— 领略“四杰”风采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0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梁之后,在初唐时期形成了一种新体诗,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五言绝句(五字一句,共四句)、七言绝句(七字一句,共四句)、五言律诗(五字一句,共八句)、七言律诗(七字一句,共八句)以及长律(也称排律)。

我们一般把大唐开国至先天元年玄宗即位(公元618~712年)称为初唐时期,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近体诗逐渐成型,又经过盛唐、中唐时期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机,不断繁荣的近体诗也正是在唐代达到了鼎盛。

后人编纂《全唐诗》,收集诗歌四万多首,诗人两千余位,足见唐诗之浩瀚,也难怪歌谣称赞:“唐朝三百年,诗歌五万篇。”

这一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古体诗、近体诗等各类诗歌在此阶段全面成熟。放眼中华诗歌史,唐诗作品之繁巨、题材之广袤、类型之多样、风格之迥异,千百年来,无一朝代能出其右。

我们本次重点说的初唐时期诗歌,正是唐诗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此时期的代表诗人就是“初唐四杰”。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杜甫在他的《戏为六绝句·其二》一诗中这样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指的就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堪称神童,他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的时候就能著文指出前人著作中的错误。
【《新唐书·王勃传》: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其实我们对于作为“四杰”之首的王勃并不陌生,无论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名句,还是那文不加点震铄古今的《滕王阁序》,这些作品无一不在诉说着王勃的大才,同时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初唐时期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天才为我们后人的古诗文背诵增光添彩,加之其英年早逝,王勃便常常作为天妒英才的代表被后人津津乐道。

而王勃的诗歌继承发扬了贞观时期的精神风尚,同时还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另外,王勃在诗歌的描写手法上还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在诗境开拓上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在除却诗歌之外,王勃的赋体文章也是一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王勃赋的成就代表着初唐赋的高度。不过,因为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诗歌,所以对于王勃的赋不再进行过多的描述。

在初唐四杰中,王勃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关于他的生平,我们这里就不再多叙,有时间的话,我会另开一篇文章专门写写王勃。

对于王勃位列“初唐四杰”之首,同年(650年)出生的华阴人杨炯是很不服气的,他曾经说过,自己很惭愧排在卢照邻之前,却对于排在王勃之后感到羞耻。
《旧唐书·杨炯传》: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当然了,杨炯此话并不是自己胡说,而是有实力的,这个实力也不仅仅是他自己认可,而是当时很多人认可,比如唐代三拜宰相的张说[yuè]曾评价杨炯的文采比卢照邻更胜一筹,而且也不逊于王勃,杨炯自己认为“耻居王后”是可信的,而“愧在卢前”则是谦虚了。
【《旧唐书·杨炯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 也。”】

很多人对于杨炯似乎不是那么熟悉,简单来说呢,杨炯也是一个神童,文采不逊于王勃,他的诗歌致力于在内容与风格上打破齐梁以来“宫体诗”的束缚,开拓了新的诗风,虽然“初唐四杰”的风头被王勃夺去了不少,但是了解杨炯的人,却无一人能小觑于他。

杨炯诗歌首推的当是他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多的不说,只这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便足以支撑他照耀整个大唐。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至今尚有争议。

卢照邻也是一个少有才名的人,而且卢照邻工于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在乐府基础之上创作的歌行体为最佳。像他在七言古诗《长安古意》中写出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堪称千古名句。

而卢照邻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划分以诗人生病身染风疾为分界点,前期卢照邻的诗歌壮志凌云,格调高昂,感情奔放;而在后期当他被疾病折磨时,所著诗歌的意境便偏于幽寂悲凉。

而在不堪忍受疾病折磨之后,卢照邻在40岁时选择了投水自尽,一代诗人就此陨落。
《旧唐书·卢照邻传》:照邻既沉痼挛废,不堪其苦,尝与亲属执别,遂自投颍水而死,时年四十。

尽管疾病给了他无尽的折磨,但是卢照邻在唐诗的发展史上依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出身微寒,依然是少有才名,据说他七岁便能作诗,而他七岁所作的这首诗成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启蒙唐诗——《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除此之外,骆宾王所作的古诗《帝京篇》更是可以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媲美,在齐梁诗歌走向盛唐诗歌的路途中,骆宾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过渡作用。他在诗文中倾注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形成了其作品“刚健有力”的精神风格。

骆宾王的诗风与其性格相关,在武则天废中宗之后,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敬业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后来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之后便下落不明,又说他死于乱军之中,也有说他遁入空门。

尽管在政治上不得意,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文学成就,虽然骆宾王起草了《讨武曌檄》,但他的文采依然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徐敬业兵败之后,武则天还下令搜寻骆宾王的文章,足见其文采之盛。
【《旧唐书·骆宾王传》:则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有兗州人郄云卿集成十卷, 盛传于世。】

“初唐四杰”革新了初唐时期浮靡的诗风,在内容创作、诗文风格上开辟了有唐一代文学的全新局面,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初唐时期,除了“四杰”大放光芒之外,还有其余一些重要的诗人也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如:陈子昂、“文章四友”“沈宋”等。

而关于这些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详细介绍。
<hr/>我暗夜而来,祝你笑口常开;

我踏鸿而去,愿你幸福满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这类“诗词知识”我都分享了下来,以便给小学四年级的孙子、作为家教学习内容,抽空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07: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酷][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2 06:22 , Processed in 0.229037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