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回复: 0

【宋词鉴赏】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9 09: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 宋 ]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1. 鸾镜:镜子。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故诗文中常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2.芳尊:指代美酒。
【鉴赏】《木兰花》又名《玉楼春》,是词人临死前的伤春之作。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薨,仁宗亲政,迅速清除刘太后党羽,其中包括作为刘太后姻亲的钱惟。九月,钱惟演因擅议宗庙而避免除平章事的官职,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今湖北随州)。该词就写于这个时期。作品借丽景抒哀情,首句以一“乱”字可谓词眼,将春景的声色和暮年的凄黯两相对比,反差强烈,凄婉动人。
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上阕以“城上”、“城下”的视角转换写出空间上无边光色,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渺,春水拍岸,身形兼备、富于动感,宛然一幅生机无限的山水画卷;然在这无限生机的绵延中,却突然引发词人关于“绿杨芳草几时休”的强烈反诘,以在对这“外在”、“空间”、“生命”的绵延和无限的存在之追问中,开启出由外感生命转向内感生命的过度。故而“泪眼愁肠先已断”,这“泪眼”并非是不满于外感空间生命的悲伤,而是实由这外感生命空间所引出的东西所激发。
下阕以“情怀渐觉”、“衰晚”指明上阕“外感生命”的“空间”,引出的是“内感生命”的“时间”,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生命的过程,从而指向空间生命向外拓展的可能在时间生命内在断裂中呈现出的不可能。这种不可能性带来了此生愿未了,此世命已休的既个人化的又带有普遍性的浓重哀伤,从而在老病将死之痛楚中唤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鸾镜朱颜惊暗换”的乍然惊醒,就是“时间性”的断裂和脱落。“绿杨芳草”和“鸾镜朱颜”皆为青春生命之美好,然结以“几时休”与“惊暗换”,却表达出词人对于宇宙空间永恒和个体生命有限的强烈感悟。昔年因多病怕饮酒伤身,望能保此空间身体于不衰,而今方觉身体的不真实,而生命的本质不过是领悟其有限性的时间而已 再要戒酒惜身又有何用,姑且让酒来将自己带向沉醉,带向忘记生死之界限的超越。


因此,某种程度上,全词显示出“生”的声色之美,和“死”的解脱超越,显示出从外在物质世界的空间拓展转向内在灵性生命的有限惊觉。这种转换,其实也是和中国古诗,特别是唐诗的家国河山责任伦理转向宋词的儿女情长、自怨自怜相呼应的。故而全词呈现出宋词特有的感伤生命之“微弱”的“用语”特点,如“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都是细腻化的情感投射中的物景转移,体现出个体生命在面对物质自然中的柔软纤细。
因而,我们鉴赏全词,既当注意词人遣词用语的巧妙,如以“乱”字描绘声色的繁华以暗衬内感生命的孤寂,暗含扰乱词人若许年来沉迷于世界空间上展开功业建树的自得心境;又当注意其普遍性的生命隐喻,及词人曾经贵为王子王孙的繁华,H和当前衰病老死中的虚无的相互映衬。那从前的趋炎附势、左右逢源、党同伐异,看似圆满,都突然被打破了。敏感的词人不得不直面死亡,在死亡中,他突然惊觉,功业何足依恃,生既短暂,唯当尽欢。故结末在关于“方尊”(指美酒)的前后态度变化中,画龙点睛,再次传神地抒发出在无常的生命面前,过往的一切都不过是烟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1 21:41 , Processed in 0.1025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