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l《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录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共161篇。 l李斯的主要作品是《谏逐客书》。 l贾谊的主要作品是《过秦论》。 l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疏》。 l《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的,共21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l 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之分。 l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最著名。 l骚体赋的优秀作品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司马相如的(宫怨题材)《长门赋》等。
l 枚乘的《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的形成。 l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子虚赋》《上林赋》,虚构了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 l扬雄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被史称“四大赋”。尤其是《羽猎赋》和《长杨赋》,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子虚赋》《上林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大赋里面《甘泉赋》的艺术成就最高。 l东方朔作《答客难》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l王褒的《洞箫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代表作品,是对于枚乘《七发》有关乐器的描写有所继承。 司马迁与《史记》 l《报任安书》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在其中说自己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l 《史记》是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史记》对于复杂人物的刻画多用“多维透视法”和“旁见侧出法”。 l《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l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历史学成就),无韵之离骚。(文学成就)”。 两汉乐府诗 l《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壁。 l《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l 《汉书·艺文志》称两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l 《陌上桑》和《羽林郎》都是属于两汉乐府诗。 东汉辞赋 l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 l《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
l 后又有《二京赋》,是张衡模仿班固的“两都赋”所作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二篇。 l王延寿擅长描写神异怪诞之物,《鲁灵光殿赋》体现了它的这种审美崇尚。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l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l班彪的《北征赋》是乱世叹兴亡之作,作于避难期间。
l 班彪之女班昭作了《东征赋》。
l 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且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 l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 祢衡的《鹦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第三章《汉书》以及东汉散文 《汉书》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注重行文谨严有法。 l《汉书》又称《前汉书》,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一起合称“前四史”。 《吴越春秋》 l《吴越春秋》是赵晔编撰于东汉时期的一部历史散文,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书中主要人物有伍子胥,范蠡,勾践。 《论衡》和《潜夫论》 l王充的《论衡》是一部论辩性专著,是一部“实论”型散文,王充对神学目的论持否定态度,不承认有意志上帝的存在。 l王符的《潜夫论》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以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斥责,切中时弊。 东汉文人诗
l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l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
l 《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发游子的羁旅之情和思妇闺愁。
l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l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的《诗品》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l 刘勰的《文心雕龙》也说《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转附物,实五言之冠冕。” l“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涉江采芙蓉》。
l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自《明月何皎皎》。
l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出自《今日良宴会》。
l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出自《回车驾言迈》。
l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出自《驱车上东门》。
l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出自《生年不满百》
l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出自《客从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