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复: 0

【唐诗】【田园】24王维《酬张少府》|松风山月中的平和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1 17: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回想你走过的一生;或者展望你即将奔赴的人生,你会贵轻松适意还是重谋取功名?你会钟情幽居还是热衷庙堂?车马繁华,松风山月你更意向哪个?
王维就遇到了向他讨教人生的晚辈,他就写了这首诗来作为回应。
题目中酬的意思是酬答,回复。大约是张少府先写了一首诗给王维。晚年的王维阅尽繁华,历尽坎坷,所以整首诗就有前辈给晚辈提点人生要领的味道。
面对晚辈的请教,王维首先表明态度:我老了,唯一爱好的就是过清静的日子,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言下之意就是对张少府说:我这样一个人指点不了你什么。我连自己的事情都不关心,对你的事情就更不关心了。
接下来就解释自己这种生活态度的由来:我深知自己毫无能力,对朝廷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我应该退出政治舞台回家养生,不再给大家添乱。
然而这里的空知返旧林并不是写实。王维当初并不是山林里的隐士,然后被朝廷请去做官。而是他自己精心打点人脉,努力找官做。
旧林是一个文化语码,来自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田园居》五首之一),是说被羁绊的鸟儿怀念当初自由自在生活过的山林,当然这是在以鸟喻人。
那么回家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解开衣带,让身体放松地享受松林里的清风,在明月下悠闲地弹琴。
解带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语码。从字面上看,就是解开衣带,或者把衣服随便披在身上。和解带相反的词,叫做“束带”,就是把衣服规规矩矩地穿好。一个人在家里可以解带,如果出席正式场合就必须束带。陶渊明在做彭泽令的时候,办事员通知他:督邮大人要来巡查,您需要束带见之。他就说出了千古名言:吾安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yé)?说完就辞官过田园生活去了。
所以从文学意象的角度来看,解带和束带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追求。前者是田园的,洒脱的,自由自在的,魏晋名士风范的生活。后者是拘谨的,循规蹈矩的,低眉折腰的官场生活。
讲完自己的解带生活,王维终于给了张少府一个意味深长的答复:“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穷在古代不是指没钱,而是指到了极限,走投无路。例如穷凶极恶,穷极思变。穷是指走投无路的时候,撞了南墙了,必须另外想办法。
这个词是从《周易》来的,原话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必然会发生转变,比如天气热到极限就会转凉,冷到极限就会转热。一个人怎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加长久的发展呢?这就需要主观能动性意义上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穷通理实际上就是成功学。
那么王维是如何回复呢?这还需要去看看王维的过往。
王维少年得志,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就考中了科举,很可能做了状元。后来他在官场上虽然受过挫折,但大体来说还算顺风顺水。
忽然间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玄宗悄悄逃出长安,被蒙在鼓里的王维没能及时脱身,落在了叛军手里。如果王维能知道唐玄宗当时为了确保逃命行动的机密性,就连宫外的皇妃和皇子皇孙们也一概弃之不顾,大概心情会平和几分吧?
王维虽然很想在叛军面前保持气节,但他毕竟不是一名勇士。他已经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里做到最好了:他吃了奇怪的药,弄哑了嗓子,弄坏了身体,表示自己实在做不了新朝廷的官,并非不识抬举。
叛军倒也没有很难为他,只是把他带到洛阳,软禁在菩提寺里。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写出了关乎个人穷通的最重要的一首诗《凝碧池》。
作为题目的凝碧池是洛阳的一处皇家名胜。当时安禄山在这里大摆庆功宴,让唐玄宗的御用乐队奏乐助兴。一位演奏家突然扔下乐器,向着长安的方向痛哭失声,当即被叛军乱刃分尸。
王维听说了这件事,在诗里默默写下: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cháo)天。
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写得很平庸,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维毕竟还是接受了伪职,在叛军的朝廷里做官。而更加重要的是,当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王朝彻底清算那些接受过伪职的人,天网恢恢,唯独漏掉了王维。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王维的弟弟既是朝廷要员,又是平叛功臣,甘愿舍弃一切为哥哥赎罪,二是这首《凝碧池》让皇帝看出了王维的耿耿忠心。
王维只是被象征性地降了职,品级从原来的正五品上降到正五品下,没过多久又官复原职,接下来反而升任尚书右丞。这是机要部门里的重要职位,品级是正四品下。
貌似正四品下距离一品大员还隔着很多级,但是唐朝的官制很特别,一品官是荣誉性的品级,也不常设。
尚书省作为中央三省之一,最高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但因为唐太宗即位之前做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的职位在后来一直空缺,由尚书令的副手——从二品的尚书仆射(yè)实际掌权。这样就能看出王维的正四品下实在不低了。
这样的升迁,简直是一桩奇迹。之所以王维被称为王右丞,就是从这个职位来的。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想了解穷通之理,王维当然是不二之选。
但王维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他虽然躲过一劫,但从此再也没能逃过自责的折磨。与其厚颜上朝面对同僚,倒还不如退归田园,在“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情调里过一段貌似逍遥的生活。
所以对于“君问穷通理”,王维的答复是“渔歌入浦深”。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渔船渐行渐远,打渔的歌声渐渐听不清了,而言外之意至少可以做出三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唱渔歌的人就是王维自己,他既然“万事不关心”了,当然不会理会张少府的庸俗问题,自顾自地享受田园之乐去了。
第二种推测是:穷通之理根本不值得关心,你大可以把成功学的书通通扔掉,像我一样“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才是人活着该有的样子。
第三种推测是:渔歌不是普通的渔歌,而是来自《楚辞·渔父(fǔ)》的文化语码——
当初屈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渔父,渔父笑他太不开通,然后驾着小船自己走了,边走边唱着一支意味深长的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歌曲的意思是说:天下有道,君子就该好好为朝廷做事;天下无道,君子就该明哲保身。
你也许会追问:如果天下有道,自己也好好做事,但就是升不了职,这该怎么办呢?如果渔父可以回答的话,他一定会说:“好好做事是君子的义务,升不升职随遇而安,这不是君子该操心的事。君子只该在意道义,不该计较得失。”
王维到底想表达哪一种涵义呢?那就只能由张少府和我们每一个读者自行揣摩了。
王维的诗特别有羚羊挂角的神韵,不但意在言外,涵义还特别若有若无,让人捉摸不定。从唐朝以来,文官几乎都是诗人,写诗和打官腔异曲同工,都讲究不着痕迹,让人去悟,悟错了的结果当然要由悟错的人自己承担。



注意:本文非原创,是《唐逸-唐诗50首》的学习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2 05:01 , Processed in 0.1617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