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回复: 0

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更新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 14: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单项选择题

    1.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 陆机

    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D  )。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

    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

    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 《文赋》

    4,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C  )。

    A.曹丕和钟嵘              B. 陆机和刘勰

    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

    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  )。

    A.陆机《文赋》                  B.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C,曹丕《典论•论文》                D.钟嵘《诗品序》

    7。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8.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里的“会意”是指( A )。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

    C,领会文章主题            D.汇合多重镜像

9.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C  )。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

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B  )。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D  )。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

    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13.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

    A.“直寻”                  B.“诗赋欲丽”

    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

14.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B  )。

    A.《论语》和《庄子》            B.《诗经》和《楚辞》

    C.《诗经》和《庄子》        D. 《论语》和《楚辞》

l5。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B )

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

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

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

16.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B  )

A 庄子       B 钟嵘     C 孟子    D 刘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2 15:57 , Processed in 0.0880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